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弘扬民族精神演讲稿
同学们、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和灿烂的文化传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许多仁人志士和高尚品质的人物。他们为中华名族的繁荣昌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的优秀品德和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古人说得好:"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要想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富强,就必须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开始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因此我们要继承并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美德。
首先我们应该知道什么是"孝"。古人认为子女对父母的孝顺就是最大的善行,"百行之原"、"万恶之本","不慈而患不均,不严而立见私"(孟子)。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亲生父母都不爱戴的话,那么他还能去爱别人的吗?所以一个真正有爱心的人首先要学会尊敬长辈。《三字经》中有这样一句话:"首孝悌,次谨信";意思是说做人要遵守做人的基本准则-那就是孝敬双亲,其次才是诚信友爱和谨慎守信用等优良品德的养成。
第二点就是要懂得尊重他人。俗话说得好:"海纳江河川岳而不辞其小成,泰山不择细壤以就其所大也"。一个人的心胸有多大就能成就多大的事业,《中庸》中也有这样的话:"万物并育不相害"。意思就是说万事万物都是相互依赖而又互不妨碍地生存着,它们之间没有冲突与对抗的现象发生(即所谓相容性),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才能达到平衡状态。由此可见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应该互相宽容谅解,而不是斤斤计较个人的得失成败或恩恩怨怨。
第三点是讲礼貌。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自古就有礼多人不怪的说法。一个有修养的人在与人交往时都讲究言谈举止得体大方。比如我们在路上碰到熟人都要向对方问声好或者点点头以示友好之情,这既是一种基本的礼节也是对他的一种起码尊重。另外在与别人交流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使用恰当得体的称呼语来体现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以及彼此间的亲密程度,如称同学叫学兄、学姐等等。总之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上我们都应当注重细节问题,因为细节决定命运啊。
第四点就是诚实守信了。孔子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就是一个人在社会上如果没有信用就会让人感到难以信赖,更谈不上什么成功可言。当然这里所指的信用不仅是指个人信誉也包括集体声誉在内~
最后一点是要做到勤俭节约。虽然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很多但是还是要提倡节俭的美德呀,不然等到将来社会进步的时候再想改变那就来不及。而且我们现在正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如果我们不注意节省资源浪费粮食那怎么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说为了子孙后辈着想我们也应做好榜样
以上几点是我个人认为比较重要的几项内容吧。其实还有很多好的方面我也不能列举出来,希望大家能多多补充。
希望今天的讲座能给各位带来一些帮助,也希望你们能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当中继续传承这些美好的东西哟(^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