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猖会是民间传统节庆活动之一
五猖会读后感
五猖会是民间传统节庆活动之一。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五日之间举行,是古代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娱乐形式和民俗文化(属于我国四大古典戏剧之一的"京剧") 。在山东东平一带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是《刘公案》中记载的清乾隆年间发生的五月初一这一天所举行的古刹盛会——香山庙会。
据传此庙建于唐代贞观二年(628年),初称灵岩寺或大觉禅寺;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赐名天宁万寿宫;金代改称佑圣观;元末明初学者王实甫曾在此地居住并作有杂剧《西厢记》。清代康熙皇帝南巡路过此处时,御笔题写匾额:"敕建宝珠洞"。因地处鲁西南平原与泰山西麓交接处,"泰山为尊","曲阜为首",故该寺庙以供奉碧霞元君为主神,俗称小北顶娘娘殿。
自明清以来,每年的四月中旬到下旬期间,当地群众都要自发组织起来赶集上店卖货及开展各种文娱体育等活动,热闹非凡。由于这一带历史上曾是佛教圣地,因此每逢节日便要举办大型宗教文化活动来纪念佛主释迦牟尼诞辰纪念日-四月八日佛祖诞生日,同时还要进行一些商贸交流活动等。这种由官方组织的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活动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充分反映了当时经济文化的发达程度以及人们追求精神生活的强烈欲望和要求!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很大提高,对文化和精神的享受也越来越重视了.为了满足广大民众的文化需求,丰富城乡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和生活内容.国家于1986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群众性广场文艺演出活动."五一"、"十一"、"春节"等重要节假日前后更是盛况空前.
近年来,各地政府都加大了对农村业余文化艺术团体的支持力度,使农民群众的业余文体活动日益活跃:有的地方还利用农闲时间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大型综合性运动会和各种球类比赛等等.这些举措大大丰富了基层老百姓的生活内容和方式.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