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相信大部分考生都有过紧张、紧迫的经历。自己的想法虽然有了,但却怎么也无法准确表达出来,时间一点点流逝,自己越来越紧张,最终写出的作文既不足以展现自己的思想,也难以达到高分。那么,如何运用高考作文模板优化写作表现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高考作文的题目形式。在某些年份,高考作文题目只是一个标题,比如“关于xx”,要求在一定时间内自行构思内容。而在更多的年份,高考作文题目都是开放式的,如“谈谈你对xx的看法”、“你觉得xx问题应该怎么解决”、“请给xx写一篇报道”,考生们必须在学科知识、社会常识、历史常识等众多素材中筛选出恰当的材料、准确的表达方式,来完成一篇优秀的作文。
对于大部分考生而言,这种“开放式”,也就意味着更大的挑战和更大的难度。但当我们掌握一些写作技巧和应对方法后,便能够更加从容地面对这些挑战。
接下来,我们来重点谈谈如何运用高考作文模板。所谓作文模板,就是指在写作过程中遵循一定格式、句子套路,以保证文章更为严谨、易懂。通常情况下,作文模板分为三大类:开头段(引言段)、中间段、结尾段。
开头段, 一般使用两种形式:
1. 用名言或谚语开篇,引出文章主题。
例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论语》中有一句话:“知之者不如行之者,行之者不如以举事之者”,这道题就是一道这样的例题。
2.用幽默或让人心情舒畅来引出文章主题。
例如:记得九年级之前,和小伙伴们玩跑酷。绕过大树、穿过花丛,我们仿佛就是一支穿越时空的队伍。此时,想起了我们生活中的各种乐趣,这样引出文章的主题,很容易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
中间段的安排:
1.常用形式
举例说明:例如在解决什么问题上,我们不仅要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更要与其他领域的知识相结合,最终提出一些有实效的解决办法。举例子时可以使用现实数据等真实素材,以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总体分析:可以现场话题全面解析,具体到多个方面的分析,并指出各个因素的相互影响。
2. 重要性与成因
这种分析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1)分析影响的成因,比如某种现象的产生源头,社会原因等。
(2)说明影响的重要性,这些重要性可以是社会文化的,也可以是个人自身的。
(3)由于中间段较为重要,不一定可以局限于以上两种分析, 此处不一一细述。
结尾段:
1.总结中心
作文结尾段主要是为了划清序与尾,使文章显得有条理性,这个部分最好能够从整个文章的主题角度出发,回答一下文章的目的,用自己的论点或者内容来总结文章的大意。并一句话来提醒读者。
2.结束语
在结束语中可以谈谈自己的看法,但是一定不能够篡改文章的中心思想。
以上内容是高考作文模板的基本构成和分配,领会了这些思路和文法,作为考生可以抓住核心,按照不同题目形式来展开写作。
在模板的基础下也不能草率对待作文。任何一篇作文都必须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不能简单地使用模板作为泛滥文章的依据,应该对重要段落进行详细的表述和论述,结合实例和具体的说明进行论证,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和可信度。
综上所述,利用高考作文模板进行写作,确实可以提高写作效率和准确度,但同时也要注意独到的思路以及实例的论述能力,避免出现牵强附会、浅薄、内容空洞等情况。正确使用高考作文模板,将会有助于考生能够更加自如地完成作文,获得高分。
TAGS: 模板应用技巧考前复习方法写作基础知识掌握